《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75年,双月刊,单月出版,由贵州大学主管、主办,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收录期刊。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综合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立足贵州,面向国内外,主要刊载基础科学、计算机、建筑与交通、矿业、资源与环境、电气、材料与冶金、机械、化工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优秀科研成果提供发表阵地和学术交流平台。现辟有“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科学研究及应用”固定栏目。 在办刊人员持之不懈的努力下,近年来,《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逐年升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过刊浏览
  • 虚拟专刊
  • 下载排行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3,40(6):1-12, DOI:
    摘要:
    随着地铁近接工程逐步向叠交隧道数量多、空间位置复杂的趋势发展,盾构施工对土体反复扰动的叠加效应使得规划出合理的近接施工顺序变得更加重要。针对昆明地铁4、5号线新建隧道群近接下穿2号线既有隧道,形成“三层六线”叠交的少见工况,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新建隧道群3种不同下穿施工顺序对地表沉降、既有隧道变位及纵向弯矩的影响。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随着新建隧道下穿数量增多,地表沉降逐步增大,地表最终沉降为4次穿越叠加的结果,沉降峰值大致位于新建隧道群的中心线位置;(2)地表最终沉降量与新建隧道施工顺序有关。“先下后上”、“交错先下后上”工序的沉降较小;“先上后下”的沉降最大,是其他两工序的1.25和1.18倍。既有隧道的存在对其周边土体变形有一定的约束作用;(3)既有隧道在靠近新建隧道群中心线位置的沉降量受施工顺序影响较大,较远位置的基本不受影响;(4)穿越施工顺序对管片横向弯矩变化的影响不大,但对既有隧道结构纵向弯矩有一定影响,纵向弯矩差异可达15.82%;(5)综合周边环境变形控制与既有隧道结构保护的效果,推荐采用“先下后上”和“交错先下后上”的工序。研究结果对类似叠交盾构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3,40(6):13-17, DOI:
    摘要:
    通过将矩阵之和转化为矩阵之积的思想,利用矩阵Drazin逆的定义、性质,将和矩阵Drazin逆问题转化为三角分块矩阵的Drazin逆问题,给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和矩阵Drazin逆新的表示,进而给出分块矩阵在更弱条件下Drazin逆的表示,最后通过算例来验证结果的科学性。
    2023,40(6):18-23, DOI:
    摘要:
    利用η-逼近法,定义了η-鞍点和η-Lagrange函数。研究了一类包含r-不变凸函数的非线性数学规划问题的鞍点条件,得到了η-近似优化问题下的η-鞍点最优性准则和原规划的最优解与η-近似优化问题下的η-Lagrange鞍点的等价性,用新的方法推广了相关鞍点结论。
    2023,40(6):24-32, DOI:
    摘要:
    选取分布集中、种群较大且原生性强的贵州野核桃天然林群落,采用生态位分析、方差比率法、χ2检验、AC指数、Jaccard指数、Ochiai指数、Dice指数分析的方法,探明贵州野核桃群落20个主要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位宽度B(SW)i值比B(L)j值大,测度结果基本一致,群落中野核桃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白檀生态位宽度值最小;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值依次排前三的是野核桃、灯台树、漆树,他们构成了所处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2)贵州野核桃天然林主要树种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和生态位重叠大多数种对都较小,种间竞争相对较弱,但青榨槭与主要树种资源利用相似性和重叠值都较大,其种间竞争最激烈;(3)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和生态位重叠值的对数分布不均,且小值的对数中数值最小(Cih=0,αih=0),大值的对数中数值较大(Cih=1,αih=089);(4)贵州野核桃天然林群落中主要树种总体关联性不显著,群落处于演替中期。贵州野核桃天然林群落中优势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较强,种群伴生种少部分竞争相当激烈,大部分竞争相对较弱,野核桃幼树的更新状况较差,群落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本研究可为贵州野核桃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3,40(6):33-39, DOI:
    摘要:
    针对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时常出现的识别错误和提取结果断裂等问题,提出一种级联融合边缘特征和语义特征的ACEResUNet多任务融合模型。该模型通过边缘检测任务进行道路边缘特征自动化提取,将其与改进的ResUNet模型对应的卷积单元进行特征级联融合,为语义分割道路训练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提升道路提取结果的连通性。通过在各模型特征提取单元中引入交叉压缩注意力模块,提升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并在改进的ResUNet模型的编解码器之间添加全局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获取不同尺度目标地物的全文特征信息,以提升道路最终提取结果的完整性。在DeepGlobe道路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道路提取精确率和交并比分别达到了0.798和0.661,相较于VNet和ResUNet等经典模型均有提升。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0,37(5):1-8, DOI:
    [摘要] (735) [HTML] (0) [PDF 5.37 M] (2529)
    摘要: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实践智能制造理念的使能技术与手段,能够有效解决智能制造的信息物理融合难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孪生,本文首先从数字孪生的背景和定义两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公开出版年度、主要出版国家、主要研究方向等不同维度,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近5年来收录的与数字孪生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综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产品设计、工业生产、制造服务方面的应用;最后对数字孪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落地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2020,37(3):98-104, DOI:
    [摘要] (488) [HTML] (0) [PDF 6.08 M] (1782)
    摘要:
    在贵阳市南明区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二期工程施工中,针对软土地基砂袋围堰易变形失稳、承载能力差等问题,开展了软土地基砂袋围堰施工技术及变形失稳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基于实际施工工况条件,在考虑最不利荷载作用下,采用有限元法对软地基砂袋围堰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以围堰倾角和围堰宽度作为影响因素,获得了相同水位条件下围堰变形情况,提出了最优的砂袋围堰堆砌方案,通过研究提高了砂袋围堰受力性能,降低了变形失稳破坏的风险,并将其理论模拟优化结果应用于实际挡水围堰施工承载力中,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可为后续类似围堰施工提供理论支持。
    2020,37(5):40-45, DOI:
    [摘要] (633) [HTML] (0) [PDF 9.24 M] (1592)
    摘要:
    盘溪大龙潭是华宁县盘溪镇的集中供水水源地和玉溪市城区等地的抗旱应急水源地,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大龙潭泉水资源,本文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专题路线调查,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圈定了泉域范围:由1段隔水边界和3段地表地下水分水岭组成,泉域面积386 km2。泉域内含水层以岩溶含水层为主,补给区主要在盘溪盆地东部峰丛洼地区,推测水位埋深100~500 m;含水介质结构为岩溶裂隙—管道系统,泉水为承压上升泉,流量年变幅最大约5倍,动态变化与降水关系较为密切。
    2020,37(3):15-21, DOI:
    [摘要] (537) [HTML] (0) [PDF 12.80 M] (1533)
    摘要:
    黔北桐梓红花园剖面是华南扬子台地经典的奥陶系剖面之一,其中的湄潭组下部泥页岩段产出大量的腕足类化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态分析显示:红花园剖面湄潭组下部的腕足类化石共有27属,其中以正形贝类Sinorthis的丰度最高,为湄潭组下段腕足动物中的优势类型。此外,Paralenorthis,Desmorthis,Xinanorthis等也比较常见,同为早奥陶世扬子台地近岸浅水环境下Sinorthis动物群的共生腕足分子。通过与黔中乌当地区湄潭组下段的腕足动物组合进行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桐梓红花园剖面的腕足动物,无论是化石丰度还是形态分异度,都明显高于贵阳乌当地区。两地之间湄潭组沉积环境的差异和研究程度的不同可能是腕足动物化石面貌不一样的主要原因。红花园剖面湄潭组下部腕足动物的多样性迅速增加,为研究华南早奥陶世腕足动物演化史上首次辐射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探讨该地质时期黔中古陆南、北缘近岸环境下腕足动物的地理区系划分提供了重要信息。
您是第位访问者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