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86
      《教育文化论坛》创刊于2009年,双月刊,由贵州大学主管、主办,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2018年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收录期刊。
      《教育文化论坛》系教育文化类专业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立足贵州,面向国内外,登载教育文化类学术论文,为校内外优秀科研成果提供发表阵地和学术交流平台,现辟有“教育史论”“思想政治教育”“区域教育文化”“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编辑与出版”“理论与学术”等固定栏目。“区域教育文化”系《教育文化论坛》重点打造的特色栏目,创刊10余年来,共刊发了60多组省内外具有地方性教育文化特色的研究论文近300篇,在省内外期刊界、学术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详细】
  •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过刊浏览
  • 虚拟专刊
  • 下载排行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3,15(2):1-10, DOI:
    摘要:
    虽然办学理念的重要性日益为教育界认同,但对其本质和特征的认识并不清晰,其使用的混乱已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办学理念的本质和特征研究显得十分迫切。从本体论看,办学理念是由具有逻辑关系的概念或关键词构成的办学思想体系;从认识论看,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理性认识与信念;从价值论看,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理想教育意义的主动建构与自觉追求;从实践论看,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理念化办学活动。办学理念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现实性与理想性、概括性与形象性、引导性与规范性、共性与差异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等特征。
    2023,15(2):11-18, DOI:
    摘要:
    “温故知新”作为一个自古有之的教学原则,通常被理解为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其实在今天,它更应该被理解为通过对过去所学(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再学习,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体会或产生新的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温故知新至少有五种发生机制:原有认知结构的丰富,会扩大温故时理解的视界;加工能力的改变,会提高温故时理解的深度;个体倾向转变,改变了温故时理解的角度;温故会带来经验的改组,从而促进新的意义生成;相关阅历增加,改变了温故时的情感体验。为了在“温故”中更好地实现“知新”,需注重四个策略:一是“温故”时要紧扣“知新”的目的,二是“温故”要把握适当的时机,三是“温故”要注重方式方法,四是教师自身要做到“温故知新”。
    2023,15(2):19-30, DOI:
    摘要: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重“道”,重的却是不可言之“道”;他重“教”,重的却是“不言之教”;他重“治”,重的却是“无为而治”。老子的“道”“教”“治”思想充满辩证色彩,却又一脉相承,统一于理想社会的实现。在老子的视域中,“道”不规则、不确定,不能用言语表述,“不可道”;然而,不借助言语,“道”无法被认识,难以被理解,不得不用言语描述“道”。由此,形成“道”与“言”的相悖相依、辩证统一。不可言之“道”,主要靠“不言之教”来把握。但没有言语的介入,不可言之“道”难以被领会,“不言之教”难以被实施,不得不借助“言教”,形成“不言之教”与“言教”的辩证统一。道的“自然无为”属性与教的“不言”特点,要求“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但“无为”的前提是对“自然”的把握,要依照“自然”而“为”。因此,“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依照“自然”的原则积极而“为”,由此形成“无为”与“为”的辩证统一。在老子看来,“言”“言教”“为”隶属并服务于“道”“不言之教”和“无为”。借助“言”“言教”与“为”,老子阐明了“道”“不言之教”与“无为而治”之间的关系,将不可言之“天道”引入人道的“教”与“治”,服务于符合天道自然理想社会的实现。
    2023,15(2):31-40, DOI:
    摘要:
    贵州贵阳人谢六逸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新闻教育家。他创办并主持复旦大学新闻组、新闻系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大力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新闻教育思想,并试图在新闻教育实践中寻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教学与科研、学与术之间的平衡。其新闻教育思想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的正规化建设,促使复旦大学新闻系发展成为体系完整、颇具规模的新闻教育基地,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2023,15(2):41-52, DOI:
    摘要:
    无论从历史事实还是教育史研究的角度,美国“教育民权运动”都可以被视为一场相对独立的教育运动。争取教育平权是撬动和推动民权运动的巨大力量,从政治家长久以来的政治抗争和法律斗争以争取外在的教育平等权利,到教育活动家克拉克等人的教育实践以推动弱势群体的内在教育赋权增能,二者相辅相成,最终对美国黑人及少数族裔的教育生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推进了美国社会文明化的进程。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19,11(4):1-6, DOI:
    [摘要] (747) [HTML] (0) [PDF 212.31 K] (1462)
    摘要: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事业、人格与精神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不同时间、地点和场合谈到教育和教师时,多次提及陶行知和引用陶行知的名言警句。其讲话要义是: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我们要深入学习、继承陶行知的思想、学说、人格和精神品质,全面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指示精神:第一,在理想信念上,要学习陶行知人民本位的政治立场和献身教育、播种未来的使命担当;第二,在理论学说上,要深入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第三,在道德人格上,要学习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博大胸襟;第四,在精神品质上,要学习陶行知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开拓求新的创造精神;最后,在思想作风上,要学习陶行知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知行合一的实践品质。
    2019,11(3):13-17, DOI:
    摘要:
    民国中后期,针对学前教育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等问题,基于学前教育大众化、本土化目标,在“五四”以来教育新思潮的有力推动下,一批先进的教育工作者发起成立面向农村和工厂劳工的学前教育机构,掀起了平民化学前教育运动,深入开展了比较全面的学前教育平民化试验探索,在创新办园模式、服务工农生产生活、全面保育儿童、立足于平民实际及儿童生活设计课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成就。
    2019,11(3):1-12, DOI:
    摘要:
    民国时期,中国特殊教育开始进入由外国人创办向国人自办的转折。在特殊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特殊教育立法逐步完善,政府逐渐成为设办公立特殊学校的主体,创设了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推进特殊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社会关注度不高以及师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给予当今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以重要启示: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特殊教育观;从法制和财政两方面提升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建设科学化、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您是第位访问者
教育文化论坛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0